|
新聞詳情
釣魚分享之魚護瀏覽數:86次
魚護是垂釣輔助用具之一,指裝釣獲的魚的用具,大多用膠絲線編織而成。它放入水中,可保魚成活。網眼可大可小,網兜可長可短。有些釣者則使用由不銹鋼絲、竹篾、藤條編織的魚簍裝魚。魚護的作用在于,當上魚之后,能夠將魚放入魚護中暫時養起,一方面便于垂釣之后帶走,另一方面可以讓魚能保持在自然水中,不會死亡。
一、常見規格 常見的魚護規格為:口徑500px—1000px;長度1.5m—3m。
二、如何挑選魚護 魚護是裝魚的漁具。現在用竹簍的已經不多,因為攜帶不方便。常用的是尼龍網袋式的魚護。選用什么樣的魚護好呢?
(一)選用長頸、大口的魚護。長頸魚護是最好的。通常用的至少是長度在1.5米以上的魚護。這樣的魚護底部在水里,而上口部分可以超過堤岸,就在釣魚人的前邊。釣魚人伸手就可把魚放到魚護中。大口魚護是敞口的,裝魚快捷。尤其是在競技釣魚中,要比速度,大口魚護更有利。魚護的尼龍線最好選用軟質的、網眼小而密的,魚在魚護里比較舒適。
(二)出外釣魚最好再準備一個小一些的、不帶鐵箍的軟魚護,像人們使用的可以握成一團的網袋。因為釣魚時可能到多個釣位垂釣,若把大魚護走到哪里帶到哪里就顯得麻煩;而且魚護一會兒提,一會兒放,會驚動魚護里的魚,在水中撲騰,從而驚跑其他魚。而有了小而軟的魚護,就方便多了。在別處釣到的魚就裝在小魚護里,回到老釣位后再把魚倒人大魚護。
(三)還應準備一個大網袋或拴魚繩。普通魚護也只能裝1.5~2千克重量的魚,若魚重超過2.5千克,普通魚護是難以裝得下的,魚在魚護中掙扎,會導致網線折斷,致使跑魚。經常用海竿釣魚的人都準備一個大型網袋。若釣著大魚,裝進網袋系緊網袋口丟入水中就行了。也有人準備一個拴魚繩,釣著大魚后把魚繩從魚鰓中穿過,然后打個結投人水中。網袋與拴魚繩二者比較來看,還是使用網袋優越性大,一是因為一只網袋可以裝多條魚,二是拴魚繩拴魚魚容易死,而用網袋裝魚,魚的成活率高得多。
三、魚護的基本要求 對魚護的基本要求是:放魚快,魚兒易于進護;安全可靠,不易跑魚;魚兒存活率高,不易死亡;體積小,攜帶方便。 在外出垂釣前,必須對魚護詳加檢查,魚護應完整,沒有破口和洞。若發現有破洞,一定要及時修補,以免前功盡棄。在釣到魚時,把魚放入魚護時要特別小心,因魚很滑,在放魚時一般是一手提魚護口,一手捉魚,若魚稍加掙扎,便容易落人水中。所以,在釣到大魚時,可用手中包住魚,這樣魚兒不易掙脫。將魚放入魚護中,或者將魚護提水上岸,在岸上將大魚放入魚護中。魚兒進魚護后,其口部需扎好,以免魚兒從網口逃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