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詳情
釣魚分享之釣行程2瀏覽數:7次
三、餌料配置中應注意的技巧
(1)餌料比重要輕:比重輕的餌料浮力較大,下沉的阻力也就相對較大,掛鉤后其下沉速度緩慢,能增加餌料在水體中的運行時間,從而增加魚兒發現釣餌和吞鉤的機率; (2)餌料狀態要好:既不能太黏,又不能太散,既要有一定的附鉤性,又要有較好的霧化狀態,以鉤餌到底后魚鉤上仍有殘留餌料為宜。
四、浮漂調釣關系的掌握
“空鉤半水調平水”是釣行程的慣用調漂辦法,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浮漂浮力對釣組的有效控制功能,延長鉤餌在水體中的鐘擺時間,爭取更多的時間讓釣手捕捉魚訊語言;若用竿較長或視力不佳,也可調1目左右,但只能調低目不能調高目,否則為了單反面滿足你的用竿長度或視力,那么浮漂控制行程的過程就會縮短,釣行程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老手釣行程無需設定釣目,調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從下向上擼至視目目尖平水即可施釣,新手可采取“調平水釣平水”或“調平水釣半目或1目”的辦法施釣,這樣設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個參照系統,以便在釣事中心中有數、心中有“底”。
五、魚訊語言的判讀
“釣行程”應當立足主抓浮漂站立后和浮漂到位前的所有“魚口”,在這個過程中浮漂出現“下頓、加速、停頓、點動、橫移、上送”等六種標準魚訊語言都應視為“吃口”,釣手應果斷揚竿作合。
六、釣法上的運用技巧
(1)宜拉餌釣,不宜搓餌釣;減輕餌重的目的讓餌體在水體中的運行時間增長; (2)宜懸墜釣,不宜傳統釣;傳統釣難以達到控層的目的; (3)宜短竿釣,不宜長竿釣;長竿釣不利魚訊語言捕捉,同時手感重,易造成眼和人體疲勞; (4)宜釣控層,不宜釣亂層;一旦中上層吃口減少、底層魚口增多,要打主動仗,盡量設法變拉餌為搓大餌把魚控制在底層,畢竟“底釣”的魚訊語言和吃口容易把握和捕捉;如果魚兒的吃口在某一泳層長期較穩定,宜調整浮漂釣“定層”,減少釣組在無魚層的滯留時間。
“釣行程”是種技術活兒,不能照本宣科,釣手要善于總結和應變,因其本身是相對“釣底”、“釣定層”、“釣翻身”而言,我們常說的“釣浮”一定意義上就是除釣底層外的“釣定層”,它是建立在魚情穩定的泳層上,而“釣行程”是在魚情不穩定、魚層亂、魚口亂的情況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種應對辦法,不過話說回來,一旦掌握了“釣行程”的技巧,既能應付復雜的魚情,又能大大增加魚獲量,同時,它帶給漁人的快樂是無與倫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