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詳情
近代物理所合成兩種最缺中子新核素瀏覽數:120次
文章來源:近代物理研究所 發布時間:2015-08-31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實驗物理中心超重核研究組的科研人員利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上的充氣反沖核譜儀(SHANS),成功合成了215U 和216U等兩種最缺中子新核素。
新核素合成是核結構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截止2014年,核素圖上已有近3200種核素,除去自然界存在的300多種,其余都是人工合成的。缺中子新核素 (包括超重核素) 往往通過熔合蒸發反應產生,利用能量-位置-時間關聯法進行鑒別,在本底情況下可以做到單原子的鑒別。
在核素圖中,U是第92號元素,它擁有25種同位素(包括215U 和216U)。這次實驗觀測到的215U 和216U是鈾的兩個質量最輕的同位素。
在實驗第一階段,科研人員利用熔合蒸發反應180W(40Ar,4n)216U,觀測到6條216U的α衰變鏈,其中4條被指認為216U的基態到子核基態的α躍遷。根據這4條衰變鏈,216U基態核的半衰期和衰變α粒子的能量被確定為 在實驗第二階段,科研人員提高束流能量,利用熔合蒸發反應180W(40Ar,5n)215U,觀測到2條215U核基態的α衰變鏈。根據這2條衰變鏈,215U的半衰期和衰變a粒子的能量被確定為
上圖是缺中子同位素(Rn-U)的基態到基態的衰變a粒子能量隨中子數的變化情況(209Th 除外)。藍色空心方塊是文獻值,紅色實心方塊是本次實驗的測量值。從圖中可以看出,216U和215U測量值很好地符合整個核區衰變a粒子能量的系統性。請注意,圖中217U衰變α粒子能量來源于唯一的文獻值8.005(20) MeV,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值明顯偏離系統性??蒲腥藛T認為,這個值可能不是217U基態到基態的衰變a粒子能量。這一猜想有待實驗數據的證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