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詳情
大連化物所大尺寸鈣鈦礦單晶研究取得進展瀏覽數:204次
文章來源: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發布時間:2015-10-08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硅基太陽能電池研究組(DNL1606)研究員劉生忠帶領其團隊利用升溫析晶法,首次制備出了超大尺寸單晶鈣鈦礦CH3NH3PbI3晶體,尺寸超過2英寸(大于71 mm),這是世界上首次報導尺寸超過0.5英寸的鈣鈦礦單晶。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先進材料》期刊 (Adv. Mater. 2015, 27 (35), 5176-5183. doi:10.1002/adma.201502597)上。期刊主編給予該文章高度評價并撰寫了亮點性評論,該評論已經在線發表在MaterialsViews網站上。
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甲氨基鹵化鉛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光吸收系數、很長的載流子傳輸距離、極少的缺陷態密度等優異性質,成為優異的光伏材料、激光材料和發光材料。目前,經過NREL認證的鈣鈦礦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已經達到20.1%,已接近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同時,基于鈣鈦礦材料的激光和發光器件已研發成功,顯示出鈣鈦礦材料在光電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然而,現在基于微晶或非晶薄膜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其他光電器件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微晶鈣鈦礦薄膜中存在很多晶粒、晶界、孔隙和表面缺陷會造成載流子的復合,是進一步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及其他光電器件性能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诖?,該研究組發展了大尺寸鈣鈦礦單晶生長方法,并成功制備出尺寸超過70毫米的單晶晶體。通過在室溫下進行的高分辨XRD,光學測試,發現CH3NH3PbX(X=Cl, Br, I)鈣鈦礦晶體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結晶質量和更好的光吸收范圍(相較于薄膜樣品),并首次發現CH 3 NH 3 PbCl3材料在402nm處的發光峰。進一步的TGA和DSC表征結果顯示出CH3NH3PbI3晶體比薄膜材料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超大尺寸的單晶體CH3NH3PbX3(X = Cl,Br,I)在研發高性能光電器件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央高?;稹㈤L江學者和創新團隊“111計劃”和“千人計劃”項目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大尺寸鈣鈦礦單晶研究取得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