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源沁新材料有限公司
納米碳化硅|納米氮化硼|納米氮化硅|納米氮化鋁等新材料
新聞詳情

飛鉛釣法垂釣不同對象魚技巧分析

瀏覽數(shù):8 


鰱鳙:屬上層魚種,力大身沉、沖擊力十足。故釣友們多是采用大浮力標(biāo)、粗線組、大鉤,用浮釣的方法來對付它們,并根據(jù)鰱鳙的“吸”食特點(diǎn),開餌時尤其重視餌料的狀態(tài)——注重霧化好且輕、稍粘。可采用大“飛鉛”(鉛墜上移20~750px),適當(dāng)?shù)难娱L浮標(biāo)翻身后的停頓時間——過濾多余的小動作;大幅度減緩釣餌的下落時間——增加鰱鳙吸食時間,這對于增加釣獲量是極為有利的,而且浮標(biāo)多出現(xiàn)的漂移、顫抖、大黑標(biāo)等魚訊,上魚率達(dá)70%以上。

鯉、草:草魚屬中層魚種,但釣友們多是采用底釣法。所以我就把它與典型的底棲鯉魚歸在了一起討論。鯉、草的體型普遍偏大,而且多數(shù)膽小、狡猾,所以采用懸墜釣法就尤其要小心鉛墜在水中的位置是否會引起鯉、草的警覺性。大家普遍采用長子線的方法來提高鉛墜離餌的位置。因此,采用“飛鉛”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由于我們垂釣的泳層是距水底750px的高度范圍,“飛鉛”量為250px即可。其應(yīng)用“飛鉛”的主要目的:⑴長子線良好的引、誘魚作用;⑵鉛墜的隱蔽性較好。而“飛鉛”釣法能加快浮標(biāo)的翻身速度,對此類魚種幾乎無明顯效果。

鯽魚、白條等小型魚種:“飛鉛”的變化是見仁見智的。不同的鉤、標(biāo)、線組以及餌料的比重、狀態(tài),其“飛鉛”的使用和“飛鉛”量均有不同。討論起來極為繁瑣,我就簡單的總結(jié)一下:

1、小標(biāo)、小鉤、細(xì)線:餌料比重輕、拉餌:“飛鉛”量5~250px;餌料比重大、搓餌:“飛鉛”量250px左右;

2、大標(biāo)、小鉤、細(xì)線:餌料比重輕、拉餌:“飛鉛”量250px左右;餌料比重大、搓餌:“飛鉛”量375px左右。

3、浮釣:浮釣術(shù)本身就是一種動態(tài)垂釣,好象“飛鉛”技術(shù)有些畫蛇添足,其實不然。浮釣中采用“飛鉛”,我認(rèn)為其目的多是:⑴壓制魚層,便于定層垂釣;⑵應(yīng)對特殊魚情,如亂口、亂層。對于第⑴種目的——壓制魚層,就是指控魚。也就是把魚誘聚到一定水層的意思。控魚的方法有多種:如增加鉛墜、增大餌料的比重、改變餌料的狀態(tài)(增粘)、改搓為拉、換用大浮力標(biāo)用“飛鉛”……等等,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釣餌能快速的下落到固定水層或減少其在下落過程中的溶散性。為此,采用大浮力標(biāo)——可利用鉛重來加快到位速度,“飛鉛”——可利用“加長的子線”減緩釣餌在固定水層的下落速度,便于引魚上鉤。因此我認(rèn)為若在浮釣中采用“飛鉛”,其“飛鉛”量不易過大,拉餌125px、搓餌250px左右即可。對于第⑵種目的,亂口、亂層是比較令人頭痛的。我們可以利用飛鉛后的“長子線”來過濾部分的雜口訊息。因此,其“飛鉛”量可依據(jù)適時魚情變化10~500px,靈活掌握為宜。


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