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源沁新材料有限公司
納米碳化硅|納米氮化硼|納米氮化硅|納米氮化鋁等新材料
新聞詳情

釣魚分享之競技釣魚竿選擇

瀏覽數:13 


   競技釣推崇使用細輕硬的魚竿這與釣法和魚的密度有關。搓松散餌1分鐘拋鉤10次,5分鐘后魚招來了,之后越聚越多,10分鐘左右魚離底了,20分鐘后魚摞魚,裝到“管子”里了,于是由搓餌釣底改為拉餌釣離底,釣半水,釣一標深。魚情的變化帶來釣法的改變,浮標下移,水線越短節奏越快;搓餌改拉餌,兩鉤的下降速度慢了,接口增多。70分鐘一場比賽拋鉤提竿400余次,中魚200尾,竿粗了重了必然影響速度;魚離底了,密度高了,只有加快節奏才能應對得過來;竿硬拋鉤利索,操作簡單,還有利于破風。密度低,70分鐘比賽釣10尾、15尾魚,竿粗一點、重一點就無所謂了。至于硬還是軟還與心理有關。魚少,打不了快魚,釣手會自然而然地謹慎起來,特別是脫鉤或掉了一尾魚就可能榜上無名的時候會放慢節奏,第一信號不中魚了就放一口,以慢求穩。

   按理釣大小不一的混養魚魚竿使用方面應該不用細輕硬了,可是受釣快魚影響,在魚情為尾重300~500克鯉魚、150~250克鯽魚,開口又不是太好而采用慢魚快釣時,許多釣手還是選擇細輕硬。理由是:半拉子鯉魚沖勁有限,用快釣大鯽的釣竿也能對付。如第二屆“讀者杯”總決賽,釣混養魚項目就是以不大的鯉魚為主兼顧鯽魚。是賽除6位釣手用前徑0.9毫米、后徑16毫米的三七調鯉竿外,90%的釣手都是沿用前一輪釣鯽魚的細輕硬釣竿。2010年,劉林獲第五屆“光威·釣王杯”冠軍,是靠了細且軟的并繼竿在釣混養魚項目中降伏一尾草魚而捧杯的。有人說劉林是運氣好,遇到了草魚,此話說對了一半。遇大魚是運氣,但若不是并繼竿而是輕且硬的二八、亞二八鯉竿,那么4號袖鉤、0.3/0.6號線組就可能功虧一簣。但是如遇到混養魚情在1千克左右,甚至更高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考慮魚竿的腰力和硬度了,魚竿的硬度和腰力達不到回魚速度肯定會變慢,遇到個體稍大點的魚更不好控制。因此競技釣在魚竿的選擇上面很大程度是由魚情決定的。

   釣手對鉤和線的要求越來越高,釣快魚鉤條要硬、要細,攻輕口混養子線要柔、要細,可是與細輕硬釣竿配伍就出問題了。一是鉤強了,揚竿猛了會拉豁魚嘴;二是線強了,用短抄網抄魚時二八調釣竿戧直了容易折斷。


登錄
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